开发区建设跑出“新速度”、招商引资实现“新突破”、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“新台阶”、商贸流通开创“新局面”……在9月26日山西省委宣传部举行“山西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九场省商务厅专场新闻发布会上,山西省商务厅交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商务事业的“十年答卷”。
开发区建设跑出“新速度”
山西省全省开发区由2012年的25家增长到目前的93家开发区,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,运行态势不断向好,逐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。
《山西省开发区条例》颁布,大力推进“三化三制”改革,持续推出30余项配套政策文件,深入开展“承诺制+标准地+全代办”改革, “三无三可”“五有套餐”政策协同效应显现,持续开展“三个一批”活动,大力提升开发区能级。
招商引资实现“新突破”
成立山西省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,出台《关于改革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》《山西省外来投资促进条例》以及重大项目领导包联和协调服务机制;聚焦10大重点产业链,产业链精准招商快速推进。
截至2021年底,山西省累计利用外资81.7亿美元,48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来山西投资,累计吸引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03个。
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“新台阶”
山西省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948.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230.3亿元,增长了1.35倍。2021年山西省进出口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,同比增长48.3%。贸易结构不断优化,涌现出手机、太阳能电池、药品、健身器材、汽车及其零部件等一批新的外贸增长点,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比由2012年的22.1%提高到2021年的64.6%。截至2021年底,山西省共设立境外投资企业262家,比2012年增长73.5%;累计对外投资24.27亿美元,比2012年增长129%。
太原、大同跨境电商综试区投入运营,太原、大同、晋城、临汾获得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,太原市获得首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,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达到8家。中欧(中亚)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,太原、运城、大同、五台山4个航空口岸正式或临时开放,数量居中部首位。
商贸流通开创“新局面”
山西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2年的4060.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747.3亿元。
“直播电商”“网红经济”蓬勃发展,2012年以来,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45.7%。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;培育了32条特色商业街,太原市钟楼步行街、忻州市忻州古城等4地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。太原市位列2022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榜单第二位,太原、运城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。27家企业认定为“中华老字号”,42家企业认定为“三晋老字号”;山西省累计获批59个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,实现了对国家级贫困县综合示范全覆盖。积极培育打造100个乡村e镇,在15个县推进县域商业体系试点建设。
“党的十八大以来,山西商务事业快速发展壮大,主要商务指标量质齐升,全省商务经济取得了历史性成就。“山西省商务厅厅长王宏晋在发布会上表示。